逍遥论坛

标题: [两会问道]是否该建那么多高铁? [打印本页]

作者: 中华铁军    时间: 2012-3-17 15:26
标题: [两会问道]是否该建那么多高铁?
中国到底该不该修那么多高铁,又是否如一些分析所言,拆分铁道部,将铁路市场化就能保障铁路安全?且看腾讯两会"问道"邀请的各位专家学者、意见领袖给您带来的精彩解答。

“7.23”动车事故震惊世人,也让人们对高铁安全问题非常关切。
中国高铁早在2009年年底已经是“世界第一长”,但是铁道部的负债已经超过了2万亿。
中国到底该不该修那么多高铁,又是否如一些分析所言,拆分铁道部,将铁路市场化就能保障铁路安全?且看腾讯两会"问道"邀请的各位专家学者、意见领袖给您带来的精彩解答。

中国到底该不该修那么多高铁,又是否如一些分析所言,拆分铁道部,将铁路市场化就能保障铁路安全?
民间资本进入会提升铁路安全
袁伟时(著名历史学家):中国版图辽阔,人口众多,经济规模正在扩大,应该继续修铁路,包括修高铁。铲除民间资本进入垄断行业的障碍,资金不足的难题是可以解决的。政企分开,走市场化道路,势在必行。政府腾出精力,改变该管不管的状况,履行监督职能,铁路安全不但不会降低,还会提升。
我不赞成赔钱搞高铁
茅于轼(著名经济学家): 现在的高铁发展从经济学角度看,除了上海到南京那一段可能能赚钱之外,都是赔钱的,高铁赔了钱谁来还钱呢?还是老百姓!因此我不赞成赔钱搞高铁。日本为什么能搞高铁,首先是因为日本的人口密度很大,其次是日本人的收入高,只有满足了这两个条件才能搞高铁,才不会赔钱。现在中国大部分高铁经过的地区人口密度并没有日本高铁地段的人口密度大,而且旅客的收入水平远低于日本,所以还没有到发展高铁的时候。
铁路市场化与铁路安全之间的关系并不是那么直接,铁路市场化有可能会让铁路运营更安全,也有可能让其安全状况恶化。铁路安全主要在于技术水平和运营者的责任心,市场化对提升这两个方面没有直接帮助。
短期内修这么多高铁并不合适
朱永新(全国人大常委 民进中央副主席):从我们幅员辽阔的现状来看,发展高铁的方向是正确的。短时间修如此多的高铁,也是不合适的。一是建设资金难以保证,二是建设质量难以保证,三是运行实践有待验证。其中最主要的是安全问题。法国TGV高速列车30年来未出现过一起人员死亡事故,与其完善的监测报警系统是分不开的,从旅客报警系统、防范司机打瞌睡的监视器到火灾报警系统、道路灾情报警系统,没有长期的磨合运行是难以保证安全的。铁道部门的改革也是势在必行的。
没有切实措施,什么化都不能保证安全
葛剑雄(全国政协常委 复旦大学博导):该修多少高铁决定于需要与可能(包括资金、技术、运行等),在没有掌握确切的数据的条件下,无法判断。不负责任的肯定或否定毫无意义,且干扰正确决策。市场化只是提高铁路效益和安全的可能条件,不是必然条件。如没有切实措施,无论什么化都无法保证安全。但无论如何,中国的铁路体系需要改革,将政府部门与建设、经营、管理部门分开,各司其职。
中国地域辽阔,需要足够的高铁
叶青(全国人大代表 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目前已经规划而且有资金来源的高铁,应该确保按计划建设。否则,不仅会浪费资金,也会影响高铁网络的联通。当然,建设高铁工程要以廉洁工程作为保证,要清查“高铁奢侈采购”的问题。
拆分铁道部,让更专业的队伍管理铁路运行,保障铁路安全,也是有道理的,建铁路与用铁路应该分开。铁道部是建铁路的,铁道部应该是铁道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应该是用铁路的,管理所有的运输方式,统一协调,这样的话,就可以设立交通运输部铁路运输局。铁道部从修路、造车、客运\货运都要管,有点顾不过来。修管不分,资金过于集中,容易产生腐败问题。
不主张高铁下马,这会导致更大的损失
陈有西(全国律协宪法人权委员会副主任 著名律师):温州动车事故后,我在网上发言,就提出过应当撤销铁道部,并入交通部。中国的铁路应当允许民营,没有那么多垄断,没有那么多国家小灶,没有那么多腐败和利益集团链条。让民间资本入股,甚至卖掉70%国有铁路,凑钱把没有完成的高铁項目尽快建成投产。
我不主张高铁下马,因为这会导致更大的损失和浪费;也不主张高铁降速。我往来上海杭州有时也常坐高铁,也多次坐过日本新干线和欧洲铁路。我觉得这个列车的技术和安全系数是达到国际一流水平的,认真找出问题,加强运营秩序管理,改进信号安全系统,我觉得恢复原运营速度没有什么问题。中国的思维方式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刘志军倒了,好像上高铁也错了;采购腐败,好像所有的高技术都是假的。这种方法只会让我们付出更大的代价。我觉得国家应当集中财力,把已经上马的項目尽快建成投人运营,没有上马的,可以不启动。现在这样停着占地占材又收不回投入,是对人民更大的犯罪。

问题在于谁来决定中国需要多少高铁
张千帆(北京大学宪法学教授): 垄断必然带来腐败、低效率、官僚主义等问题。关键不在于中国究竟是否需要这么多高铁,而在于谁应该决定中国需要多少高铁。如果由铁道部决定,那么必然部门利益至上,公共利益必然被忽视。尤其是政府部门应该负责监管,而不是直接卷入运营和牟利。所以我赞成拆分铁道部,或索性取消铁道部,像电信业那样成立几家铁道公司,相互竞争制衡。但是仅此未必就能保障铁道安全,政府还需要履行必要的安全监管职能。
动车事故等公共危机的治理需要公民参与
彭晓芸(知名媒体人):我不能直接回答“中国是否应该修这么多高铁?拆分铁道部,让铁路市场化能否保障铁路安全?”等问题,因为这些过于专业,个人凭公开信息,仍然不足以判断。但是我愿意谈谈,一场公共危机的治理,究竟要达到怎样的指标才算“了了”?
高铁作为一个公共服务项目,出现问题之后的各方反馈和态度倒是值得关切,从中我们可以提出一个议题:在政府权力和资本运营密切合作的公共服务项目上,由于这类大型项目的推进往往关系民生和公共生活品质,因此,我们可称之为这是一种“新公共服务”:它既不是纯粹的政治系统,也不是一次性消费产品或一次活动,它需要强调公私多个部门的合作以及协调性,从立项论证到产品生产继而到服务环节,其实是一个流动的公共服务过程,因此,在终端产生问题,你还不一定能够立即找出问题所在,责备终端的服务人员都未必是行之有效的维护权益方式。
温州动车事故,在舆论的咆哮与拷问之下,遇难者赔偿金额从17万一直提升到91万,这算不算是民意“赢”了?还是民意输了——“当卖大白菜呢”(一位家属对温家宝总理语),讨价还价?
这是一种封闭式的处理路径,依循的仍然是自上而下、层层“高度重视”的指令贯彻,公民的参与被基本排斥在外。当然,决策者多少吸纳了民意,但这种吸纳的方式随意性较大,治理成本当中包含着稳控成本,往往在并无厘清责任人的时候,就已经由全民买单了,且受舆论左右,并未形成制度化危机应对机制。
上马高铁是宏观经济战略上最正确的决策
刘戈(知名财经评论员专栏作家):上马高铁是中国近年来宏观经济战略上最正确的决策,对于一个人口众多、国土辽阔的国家来说,建设全国性的高铁网技能改善交通,更能提升整个中国工业的技术和整合水平。铁路市场化更是一个被全世界证明是一种落后而低效的方式,希望通过市场化来提高铁路安全系数就如同通过让无照司机上路来解决公路安全问题一样无厘头。中国铁路必须坚持全国统一的铁路网,但通过多渠道引入民间资金进入铁路是可以尝试的改革方向。
民航和高铁不应并行大发展
张鸣(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教授):高铁是应该修的,但应该有一个统一规划,中国的交通管理不能三足鼎立,铁路、民航和其他交通并立。民航和高铁不应并行大发展。同时,整体交通事业应该民营化,不能搞垄断。高铁的建设,也不应该一家垄断,变成政府行为,应该交由市场来处理。
对高铁不宜昨天吹捧,今天棒杀
展江(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系教授):在一个迅速变化的社会中,人是健忘的。曾几何时,具体说是在2010年前后,国内媒体高调赞扬高铁发展令世界侧目,令美国羞愧。这不是没有道理的。上世纪80到90年代初,交通是国人长途旅行的一大痛苦。所以我坚持认为中国应该修这么多高铁,对已经被双规的刘志军也不一捆子打死。毕竟留下了高铁基础设施,而不像某些贪官不干事情光贪腐。至于有多少财力来支持高铁发展,这主要是管理部门和专家的事情。我还认为高铁的问题与出大事故的动车有同有异,媒体和公众应该实事求是,不宜昨天吹捧,今天棒杀。
至于拆分铁道部,让铁路市场化能否保障铁路安全,我难以发言。美国的市场化也没有造就今天发达的铁路业。如果市场化能带来竞争和优质,那我赞成。
   笔者观点:除了客运专线外高铁修建后必须能达到开行双层集装箱列车的标准。


作者: koyote    时间: 2012-3-17 16:31
中国大多地大,多修建高铁是应该的
作者: 沈局长段-天使    时间: 2012-3-17 18:10
应该建设!对带动更多的经济发展!
作者: DF新时速    时间: 2012-3-17 18:11
我不太赞同修过多的高铁。。。还是那句话,不要把中国的经济,百姓的收入想得过于理想。中国只还是发展中国家,小康水平非常不稳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很多很多必要条件都不满足的情况下没必要争先搞“第一”,否则最后害的还是自己,百姓生活还是提不上去。我觉得适可而止就行了,现在中国高铁运营里程已经大幅超过西方国家,且短时间内不会超过中国。。国家应该拿出更多的钱去搞实际操作,实实在在为人民,为国家,而不是争先占地位。。2万亿是什么概念,2万亿可以造福数不清的人们,而且照现在的高铁运营情况来看,想把这2万亿负债还清,可不是一件那么容易的事。




欢迎光临 逍遥论坛 (https://www.xyyao.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